項目模型圖
人臉識別1秒鐘即可進入現場,二維碼掃描1秒即可得知現場全貌;3人配合爬架45分鐘即可自動提升3.9米。
數字,最能見證“大象”建造的速度與激情。
在南潯180米超高層裝配式大象酒店項目現場,智慧化系統互聯互通保障農民工權益,科技展示館內科技感十足,藍色的爬架智能爬升。智慧化工地建設卓有成效、智能化運用無處不在。一年間,項目從啟建到“大象”異形主體結構建設,科技賦能為大象開啟“智慧眼”,助力項目管理升級,效率提升。
BIM技術 解決工程建設“疑難雜癥”
開工伊始,項目周邊環境復雜,施工場地狹小,地下管線繁多等問題?;舆吘嚯x交通主干道不到15米,距東側河流僅10米,施工場地內10口降水井,降水工程施工風險較大,對開挖方式及支撐施工要求高,基坑一側僅一條用于通行的渣土運輸道路。
“利用BIM技術提前進行場布,1:1動畫模擬施工過程,結合機械作業半徑,對樁基施工階段合理劃分旋挖機位,吊車的施工區域及材料堆放場地等進行合理規劃。效果逼真的臨建區模型使得作業人員可視化操作更強,大大提升了作業效率?!表椖坎考夹g負責人介紹。
整個項目由商業綜合體、多功能酒店、鋼構宴會廳三大部分組成,BIM技術的合理應用,及時化解了一個個技術難題。大象酒店鋼結構跨度大、鋼板厚,BIM深化設計解決了復雜構件加工放樣問題,實現工廠內預制加工,大大提高了放樣和加工的精度,為項目節約材料成本費300萬元,縮短工期90天。
此外,BIM技術在設計端的作用也充分顯現。給排水、電氣、暖通三個專業進行獨立設計,看似沒有聯通,不存在交錯施工導致的碰撞風險。但是BIM軟件打開后,進行圖紙重疊檢查,這一查可不得了!給排水“碰撞檢測”多達151項,暖通則達到158項,原本施工才能發現的問題提前發現,在設計源頭就能迎刃而解。
模型算量 精準度量提升效率
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建筑產品體量大、結構不一的特點越來越突出,傳統圖紙算量耗費較大的人力精力,且測算的結果與實際施工存在差異較大。對于超高層異形結構的“大象”,這種問題更加突出。項目部造價人員結合項目的獨特性,在創建高精度的3D模型基礎上,融合廣聯達算量軟件,解放雙手的同時,讓算量工作變得更快、更準確。
來到電腦前,一頭建成后的大象模型已經“躍然屏上”。
“這是大象的后小腿,也是當前正在施工的部位?!痹靸r專工小馬介紹他精心創造的大象模型?!按笙笮⊥群痛笸鹊闹睆娇隙ㄊ遣灰粯拥?,通過我們高度還原大象實景可以精準的測算出大小腿的工作量差額。但是過去用圖紙測算,這一部分很容易漏掉,一不注意就差了好幾十萬!”
有了軟件測算工作量,項目部真正實現了一個也不能少,一點也多不了。小馬又指著大象腳趾的地方說,“大象腳趾的長度我反復跟業主進行了確認。剛開始大家眾說紛紜,總覺得差不了多少。等到我建模完成,大家仔細比對,都認可了我這個大象的腳趾。這可是180米的大象,一個腳趾就是一個大工程!”說完他禁不住哈哈大笑。
BIM建模+廣聯達算量的應用,為“大象”的快速生長提供了有力保障,更加充分了解項目運營、消耗量、分包單價等情況,實現對項目成本風險的有效管控。
“身臨其境” 安全意識深入人心
走進項目數字科技館,工人們頭戴虛擬現實頭盔、手握手柄控制器,在特定的空間中體驗模擬危險環境,虛幻的環境和逼真的感官刺激讓前來體驗的工人大呼驚險和真實。
“戴上眼鏡和實際工作中的環境幾乎完全一樣,這樣的事故要是發生在現實中得多可怕,自己的安全意識瞬間就加強了?!惫と送鯉煾嫡耉R眼鏡感慨道,此時的他額頭已經滿是汗珠,這次安全事故體驗式教育算是給他敲了一次警鐘。
項目部創新將現場三維場景與VR設備相對接,融入高空作業、機械傷害、高空墜物傷害、現場急救等12項安全體驗項目,模擬高空墜落、電源作業觸電、交叉作業火災等安全隱患場景,讓體驗者心有余悸之余,身臨其境地感受安全生產的重要性。
高端的虛擬現實技術與工程施工現場培訓教育的有機融合,其具有占地面積小、通俗易懂、互動性強等優點,相較于以往的說教、灌輸的培訓教育模式,身臨其境的真切體驗更能強化施工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從而達到施工安全教育目的。針對班組作業特點不同,工人們可進行單項或多項體驗。
項目部通過建立逼真的模型,結合超高層項目特點,進一步深化了本質化安全管理。當前,大象已經高達近40米,高空作業臨邊防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項目部通過安全模擬測試,對臨邊防護的安全要求進行二次確認,排查安全死角,給高空作業人員再添一份保障。
如今,南潯古鎮的街邊一角,這頭充滿科技感的世界級大象正在慢慢長大??萍假x能讓大象每一步都走的更加踏實、更加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