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的最新“科改示范企業”名單中,中國能建葛洲壩易普力公司榜上有名。
作為工信部重點打造的3-5家民爆行業龍頭企業,葛洲壩易普力公司在市場發展的浪潮中主動擁抱科技進步和數字轉型,攻克了火區、高原爆破等世界性難題,擁有10余項國際國內領先的民爆生產、施工等關鍵技術,獲得國家專利353項、國家、行業與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5項,始終保持著強有力的科技競爭優勢。
讓設備更加聰明
地面制備站作為民爆施工的原料供給站,對于提升履約質效有著重要作用。近年來,葛洲壩易普力公司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全力推動民爆設備優化升級,現已研發出十余項民爆設備,走出了一條從“跟跑”到“領跑”的轉型之路。
早在2014年,葛洲壩易普力公司便開始自主研發更先進的模塊化地面制備站。1年后,該公司自主研發的首套模塊化地面站順利出口至利比里亞,為持續深耕西非市場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
模塊化地面站較傳統的固定式地面制備站,不僅更加環保,還更加便捷,使用現場無需安裝,只進行簡單的水電氣總管連接,便可以投入使用。服務結束后,還可以通過運輸,安排至下一個工作點進行多次使用。
高質量的原料供給必須依靠高質量的遠程配送。葛洲壩易普力公司現已研發出從“基礎款”到“頂配款”、能夠滿足不同需求的乳化基質遠程配送車。無論是在荒漠戈壁,還是雪域高原,印著“中國能建”標識的遠程配送車,都會滿載著原料穩健地奔向每一個施工場地,提供炸藥原料“空中加油”的服務。
同時,針對乳化基質在施工現場的再加工,葛洲壩易普力公司正在原有的混裝炸藥車基礎上,研發更加智能的“高配版”,預計將在2023年投入使用。后期智能化混裝炸藥車不僅能夠實現炮孔自動定位,還能實現“一鍵裝藥”,并能在操作工序結束后迅速對作業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實現現場裝藥從機械化到智能化的轉變。
讓爆破更加安全
民爆行業作為高危行業,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葛洲壩易普力公司以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為目標,開展了一場數字化的安全探索。
每一場成功的爆破與科學的設計密不可分。當前,葛洲壩易普力公司正在168個項目中廣泛運用爆破設計施工信息管理系統。該系統打破了信息化技術與傳統爆破技術的業務壁壘,將信息化技術與爆破參數設計、流程管理、工程爆破技術、施工數據采集、爆破效果反饋相融合,建成了集設計、審批、施工數據采集于一體的專業化爆破系統。整個設計施工流程仿佛有爆破專家親臨現場,進行“手把手”教學。
在使用該系統之前,進行爆破設計往往依靠手動編輯設計,紙質文檔審批,數據傳遞耗時較長?,F在系統自動生成設計,無紙化審批,設計施工全流程數字化升級,可以實時查看每次爆破任務的設計施工參數、審核、審批流程等信息,可以迅速判斷出爆破設計施工是否合規,參數是否合理。
當然,一場成功的爆破,同樣少不了有力的“監督”。針對如何更好地監督,葛洲壩易普力公司有著自己的“獨家秘籍”。
在葛洲壩易普力公司重慶本部,通過安全生產智能化監管平臺,便可清晰看到109家所屬單位民爆物品生產、存儲、運輸、使用全過程情況。該平臺將公司1400多臺固定防爆攝像機、高清云臺攝像機、移動布控球和執法記錄儀的實時視頻信息集中管理,同時接入了現場生產工藝信息。通過平臺不僅可以看到生產車間的實時畫面與工藝數據,還能看到運輸過程中的實時動態,而且運用了智能識別與分析技術,只要有不安全行為發生,系統將在第一時間進行預警。
同時,該平臺面向各級人員開放了九大功能模塊,輕松滿足安全生產監管需求,真正實現了可視化、智能化、透視化、集成化。
讓礦山更加綠色
緊跟國家發展戰略,葛洲壩易普力公司積極踐行“30·60”目標,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應用,持續發力智能民爆及碳利用等技術,讓礦山變得更加綠色。近年來,由葛洲壩易普力公司承擔爆破施工或項目運營的多個礦山項目成功入選國家級綠色礦山名錄。
綠色礦山,通俗地說,就是在礦產資源開發全過程中,既要嚴格實施科學有序開采,又要將對礦區及周邊環境的擾動降低到可控制的范圍內,推進礦區廢棄土地復墾,切實保護礦山地質環境。
2017年,葛洲壩易普力公司第一次走進宜鑫項目。由于此前開采方式不當,導致礦區地貌較差?!叭绻f將礦山比喻成一個人的話,那么當時的宜鑫項目,外觀看上去不僅頭發凌亂,還有些衣衫襤褸的感覺?!?/p>
面對這樣的情況,葛洲壩易普力公司通過“把脈問診”,給宜鑫項目開出了基于立體全生命周期管控的礦山規劃治理“藥方”。在建設過程中,面對雞窩狀采坑及施工面貌差的情況,通過構建三維實景模型,對礦區進行整體規劃治理;針對礦巖地質災害問題,進行精益爆破施工,合理留設終了邊坡,有效解決了礦巖滑坡、崩塌等問題;針對礦區地表裸露問題,葛洲壩易普力公司因地制宜,引進最新的噴混植生草灌復綠、植被混凝土修復及生態袋修復相結合的礦山生態修復技術,讓礦山不僅穿上綠色新衣,而且還能防止雨水沖刷,實現邊坡防護和景觀建設的完美結合。
從該項目開始,葛洲壩易普力公司在礦山建設中的“綠色智慧”全面激活,短短幾年間,先后在綠色礦山建設方面集成了三維實景可視化、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值仿真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做到礦山開采過程中的粉塵監測、植被覆蓋率分析、巖土地質災害分析。同時利用遙感技術對生態治理效果進行周期性篩查,對礦山復墾開展動態監測和現狀診斷分析,實現對礦山的科學化、精細化管控,讓礦山不僅有“面子”,更有“里子”。